跨国公司感受全球能源发展“绿”动

time: 2024-11-30      来源:国际商报 重庆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

当地时间11月24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在阿塞拜疆巴库闭幕。经过长达两周的谈判,大会通过20项决定,达成了一揽子平衡成果。特别是达成了2025年后气候资金目标及相关安排,设立了到2035年发达国家每年至少3000亿美元的资金目标及每年至少1.3万亿美元的气候融资目标,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气候行动,同时完成了《巴黎协定》第六条国际碳市场机制运行细则。

图片

在全球加速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当下,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始终坚定与各方一道,推动气候变化多边进程和国际合作。近年来,中国积极顺应全球能源转型大势,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携手中外企业为维护全球能源产供链稳定、释放全球能源市场发展活力贡献力量。

作为较早进入中国市场的日资企业,欧力士集团在华业务涉及包括银行、投行、资产管理、保险服务、融资租赁、文旅商业、健康医疗、环保节能、信息技术、新消费、新基建等十余个领域。欧力士集团大中华区董事长刘国平介绍,欧力士中国在大连投资建设并运营的交易广场已于今年投入使用,这是目前唯一一座由日资企业在中国建造的5A级国际写字楼,该广场已获得LEED绿色建筑铂金级认证。

“受到中国推动能源转型和建设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等相关政策的鼓舞,欧力士大中华区将继续增资赋能,并将各项协同合作纳入欧力士推进全球清洁能源的战略规划中。”刘国平表示,作为中日产业合作的连接者,欧力士将积极携手日本知名企业,举行中日科技创新大赛、新能源企业领域技术合作交流会等活动,促进中日新能源产业合作。

绿色低碳转型是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需要汇聚多方力量,才能更好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如何通过“跨界”实现产业和绿色的双重可持续是罗克韦尔自动化思考最多的问题。在罗克韦尔自动化智能制造研究院院长李栋看来,绿色低碳发展要从需求角度出发,结合技术研发和驱动,实现经济效应和环保效应的双赢。

“研究院内部整合了40万种硬件、软件和网络化产品,以支持绿色低碳转型。这些碳中和方案可以提供给中国90%以上的高排放行业。”李栋表示,中国拥有41个工业大门类、666个小门类,是全球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实现绿色低碳转型需要做大量的协调工作。罗克韦尔携手多家生态力量,涵盖从生产资料到科技研发的各个领域。“大家特别关注新能源和新材料领域的技术创新,希望通过科创技术的赋能和加速,推动这些技术实现产业化,并确保其可持续性李栋说”。

图片

据李栋介绍,罗克韦尔还与合作伙伴通过ESG理念打通产业链。例如,在中东地区建设一个太阳能、光伏光热、海水淡化制氢的循环经济项目,将二氧化碳作为生产要素转化为甲醇,为游船提供燃料。

在外资企业积极赋能绿色发展的同时,中国企业也在加速布局绿色转型,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我们在海外投资电站时,坚持百分之百采用绿色能源和清洁能源,并较早地在欧洲开展了海上风电的示范项目。同时,与海上风电产业发达的国家和企业建立了合作平台,高效推进项目合作。”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于滨如是说。

她表示,在推进绿色低碳科技合作方面,长江三峡集团与巴西国家工业教育中心在环境保护、气象气候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水电技术、能源效率、新能源和电力市场等六大领域开展合作,共实施了22个科技创新项目,获得了多项专利知识产权。在欧洲,集团设立了中欧新能源技术研发中心,重点研究现有配套储能技术、降低电价波动风险的可能性,并加强对氢能、储能、智能微网等新业态的跟踪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