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章勇武: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 推动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15:31

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这是当前商务工作的重点之一。去年,重庆市通过政策引导,努力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全力确保消费市场平稳运行;同时,做好疫情期间居民生活物资供应保障。前不久,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个规划纲要,把扩大内需放到了战略高度来思考这个问题,为促进消费、加快消费提质升级定了向。
今年,我们将结合重庆的实际情况,主要从五个方面恢复和扩大消费:
①改善消费环境。加快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进中央商务区、寸滩国际新城建设,提档升级解放碑—朝天门、观音桥等世界知名商圈,加快打造中環万象城等消费新地标,培育创建一批国际消费中心、区域消费中心、商旅文体融合发展试点城市、夜间经济示范区。
②增加消费供给。推动健康、养老、托育、家政等服务消费扩容提质,做靓“不夜重庆”“山水旅游”“美食之都”“生态康养”“户外运动”“文化消费”特色消费品牌,繁荣发展“四首”经济,所谓“四首”经济就是区域首店、新品首发、品牌首秀、行业首牌,共享经济、新个体经济等新业态,用有效的供给促进消费需求。
③创新消费场景。鼓励建设“智慧商店”“智慧商圈”等新型消费场景,加快发展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社交电商等新业态,利用新技术新应用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同时,用新型消费场景促进我市消费品工业的发展。
④完善消费政策。制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文化旅游、养老服务、教育医疗等消费支持政策,支持住房改善性消费。开展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区县、有积极性的企业发放消费券,修复消费意愿、提振消费信心,挖掘本地消费,同时还要吸引外来消费。
⑤举办促消活动。我们已经启动了系列促销活动,还将依托不夜重庆生活节、中国(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等消费平台,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激活消费市场。
去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重庆市积极应对,推动外贸平稳增长,预计2022年重庆外贸进出口达到8200亿元左右,增长2.5%左右。
今年,重庆将按照问题导向,着力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推动外贸转型升级,提升贸易质量和水平。
①稳存量。实施外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稳定加工贸易,做大一般贸易,稳住笔电、汽摩、通机进出口规模,加快承接东部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
②防变量。做好重点外贸企业“一对一”联系服务,建立完善重点外贸外资企业会商机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安心在重庆发展。
③扩增量。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发展市场采购贸易、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壮大重庆外贸发展的市场主体。利用好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和国际经贸规则,把企业带出去、引进来。培育新的市场主体,拓展进口来源地,逐步提升进口份额。
④拓市场。随着疫情发展形势的变化,我们第一时间启动了“百团千企”国际市场开拓计划,全力支持企业组团出海抓订单、拓市场。首站马来西亚和泰国将已于上周出行。在马来西亚,我市代表团谈定了11个贸易投资项目,合同金额1亿多,数量不算大,但是我们起步了,在近日举行了签约仪式,为新的一年更多接单开了一个好头。今年,我们还要着力培育壮大外贸市场主体,引导规上工业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更多开展进出口业务。
重庆市商务委党组书记、主任 章勇武
中央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均提出,要以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2022年,重庆出台了建设高质量外资集聚地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大外资引进力度,预计全市实际使用外资18亿美元左右。
今年,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进一步提升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市场准入,完善营商环境,为各国企业在渝投资兴业提供更多机遇和更好服务,更大力度吸引外资,建设高质量外资集聚地。
①抢抓窗口机遇。目前,重庆正密切关注欧美、港澳等境外国家、地区通关政策调整情况,保持与外商密切沟通对接。下一步,将根据各国、各地区通关政策最新调整情况,及时主动上门招引,推动外商来渝实地考察投资,面对面洽谈合作,全面提升外资引进力度。
②加强精准招商。用好西洽会、智博会、进博会、市长顾问团年会等展会平台,加强招商推介和项目招引,开展“链长制”招商,举办跨国公司“重庆行”活动。实施好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扩大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招商引资规模。
③强化项目跟踪。建立重点项目清单,紧盯投资意向、协议、合同,推动一批外资项目尽快落地。同时,服务好外商投资企业,促进现有外资项目增资扩产。
④优化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就像水,企业就像鱼。要以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为抓手,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