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动态

改革奋进正当时 | 高质高效、陆海并进 重庆探索高水平内陆开放体制

time: 2024-09-10      来源:重庆商务委 重庆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是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的重要着力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同时将“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作为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的首要改革举措进行全面部署。


图片

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园区供图


重庆,作为内陆开放高地,正聚焦完善高水平内陆开放体制机制改革,打造综合枢纽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构建通道、物流、产业融合互促高质高效发展、陆海并进的内陆制度型开放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外贸体制和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


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



9月6日,四台北汽制造新能源汽车,在西永综保区查验完成申报出口,将通过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销往土耳其。此单业务是重庆首批整车以跨境电商方式成功出口,实现了“汽车出海”和“跨境电商”的融合互促,为渝车出海开辟新模式新途径。


据了解,为解决综合保税区货物进出区卡口拥堵、车辆等待时间长等问题,重庆自贸试验区联合重庆海关,在西永综合保税区创新实施进出区货物“智慧分类分级快通”新模式,优化车辆通道、监管卡口、查验场站管理,提升货物过卡出入区效率,有效降低企业成本。


这正是重庆自贸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的“缩影”。据重庆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自贸试验区持续提升改革系统集成、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促进全产业链创新发展,助力全市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取得初步成效。


其中,2023年新培育制度创新成果30项,2项在全国复制推广;以全市1.46‰的面积,贡献了全市10%的新增注册企业、超60%的外贸进出口总额、25%的实际使用外资。


改革创新,必须要有“闯”劲!重庆自贸试验区围绕共建“一带一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个性化探索出“新路子”。


——服务共建“一带一路”。

加快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获批成为全国唯一兼具港口型、陆港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五型”国家物流枢纽的自贸试验区;

聚焦中欧班列整车出口和国际邮件双向运邮关键环节重点攻坚,首开对欧新能源汽车班列。2023年,重庆中欧班列整车出口超11万台,力促“渝车出海”提速。

今年1月,成功争取国家邮政局在重庆自贸试验区内将国际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审批权限下放至重庆市邮政管理局,国际邮件运输累计超3500万件,总量全国领先。


——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出台《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深化改革创新行动方案(2023—2025年)》。成立成渝金融法院、成渝金融司法协同中心,联手打造国家西部算力调度中心、国际数据门户。

今年1月,全国首创关银“一KEY通”川渝通办集成化改革,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第五批最佳实践案例。


——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创新多式联运规则,全面推广“铁路原箱下海、一箱到底”模式,整体通关时间压缩40%以上。创新实施“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境内铁路运费扣减”措施,单个集装箱可扣减境内运费2900—3500元。

在全国率先试点海铁联运集装箱铬矿检验监管优化模式,单箱成本节约1700余元。上线全国首个跨境金融区块链陆海新通道融资结算应用场景,融资审批效率提升80%,运费支付由2天降至10分钟。


图片
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示范基地。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物流发展有限公司供图。

服务业扩大开放推进



今年上半年,重庆服务业实现增加值8565.79亿元,同比增长5.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增速全国第一。加快服务业开放,正成为新一轮扩大开放的重要部署。


2021年4月,重庆获批成为中西部首个且唯一一个全省域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省市。


经过三年实践探索,总体方案综合试点任务全部实施,试点评估成绩位列同批次第一,探索形成180项首创性、差异化探索,其中24个创新举措入选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最佳实践案例。累计落地1700余个现代服务业项目,重庆服务业开放发展指数比试点前提升16.4个百分点。


据重庆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在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中,坚持中心城区先行先试、重点平台园区示范创新、重点项目支撑发展,分类推进全域开放。


中心城区围绕科技、金融、物流、设计研发等高端服务业发展,打造全市服务业开放发展的主承载区;主城新区依托各级开放平台、产业园,做好优势领域改革发展,带动实现产业升级发展;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发展旅游、商贸、文化等特色产业,实现商贸文旅融合发展,有力推动全市构建多点支撑的服务业开放空间格局。


比如,渝中区就充分发挥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支持开展进口商品展示交易创新试点政策优势,依托解放碑核心商圈国际消费吸附力,创新发展“保税+实体零售”新业态,探索“保税+暂时进出境”业务模式,结合技术创新、流程创新,优化货物先销后税、集检分出贸易便利化流程。


同时,渝中区还创新跨境电商保税展示交易业务。发挥洋码头、渝欧等跨境电商平台集聚优势,打造渝欧跨境数字贸易产业园、洋码头保税展示交易中心,丰富进口商品实体体验、免税直购等商业场景,构建多层次进口商品分销体系,进一步降低商品售价,缩短收货时间,真正让利给消费者。


打造陆海新通道国际消费中心、重庆“一带一路”智能体验馆二手中古表交易市场等进口商品展销中心,入驻新加坡、泰国、日本等进口馆,以及德国舒纳屋色彩中心全国首店、国内进口红酒领导品牌佰酿全国旗舰店等专业馆,赋予保税展销、跨境电商、离境退税等政策,展示销售各个国家和地区优质特色商品,构建“进口精品超市(商场)+国别主题馆(进口商品城)+跨境线上平台”的“世界超市”消费生态,助力重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图片
陆海新通道中老泰马跨境铁路班列双向发车。华龙网记者 谢鹏飞 摄

提升中新项目示范带动



今年6月25日,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以下简称“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联合实施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在重庆举行集中签约仪式,16个中新合作项目现场签约,涵盖信息通信、医疗教育、工业设计、人工智能、交通物流、农业合作等多个领域。


2015年11月,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正式落户重庆。8年来,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在金融服务、交通物流、航空产业、信息通信等多个领域深化合作,打造现代服务经济国际合作新亮点。


截至目前,双方已累计签约政府和商业合作项目金额256亿美元,在渝新资企业增至151家,新加坡已成为重庆外资最大来源国,渝新双边贸易进出口总额累计720亿元,带动重庆与东盟国家贸易进出口总额8492亿元,持续释放重庆与新加坡“双枢纽”联动效应,推动中国西部与东盟国家“面对面”合作。


为了推动中新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走深走实,不断提升示范带动作用,重庆大力推动制度型开放,示范引领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重庆联合新加坡紧扣“现代互联互通”主题,全力推动中新制度型创新合作,促进重庆成为新加坡在西部地区最紧密合作伙伴。


“首创性合作成果丰硕。”重庆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积极争取到国家部委给予项目发展创新政策和支持举措77项。比如,在全国率先开展中新海关关际合作,并复制推广到南京、天津关区,形成“两国四方”合作机制;依托陆海新通道建设,率先开展铁海联运“一单制”、数字提单创新应用试点;实施全国首例“以航空公司为单元”的保税航材海关监管模式创新,荣获联合国亚太地区贸易便利创新奖;落地亚洲首个奥特莱斯不动产投资信托、中国中西部地区首笔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试点基金等金融领域新业态新模式;利用RCEP等双边多边经贸规则以及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政策,促成重庆首家外商独资综合性医院、重庆首家外商独资文化旅游公司等首创性项目落地。


此外,为有力有效对接国际市场标准,实施的中新(重庆)农业合作计划,对接国际农产品进出口标准,打通重庆特色农产品出口新通道,助推云阳菊花、忠县忠橙等农产品通过新加坡首次出口国际市场,累计实现贸易额超1.9亿元。服务“渝车出海”,引导庆铃、赛力斯等企业与新加坡企业在标准对接、技术研发等方面深化合作,带动新能源汽车出口新加坡2000余辆。



来源:华龙网
重庆市商务委&上游新闻联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