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码稳外资,更多务实管用举措出台!

在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海南自由贸易港、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等四地,率先取消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内容分发网络(CDN)、互联网接入服务(ISP)等业务的外资股比限制。
在北京自贸试验区、上海自贸试验区、广东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允许外资企业从事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允许在北京、上海、天津、南京、苏州、福州、广州、深圳和海南全岛设立外商独资医院。
2024年11月1日实施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全国范围的外资准入限制措施由31条压减至29条。
外商投资《鼓励目录》内的行业领域,可以享受3项优惠政策:一是在投资总额内进口自用设备,可免征关税;二是对于集约用地的鼓励类项目优先供应土地,并且可以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70%确定土地出让底价;三是在西部地区和海南省投资,还可进一步减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法定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在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方面,结合开展“投资中国”活动有关经验做法,商务部拟通过标志性展会、重点活动和重点平台,向外国投资者解读好、剖析透中国经济综合优势,引入更多高质量外资项目。
在做到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方面,2024年12月,财政部发布《政府采购领域本国产品标准及实施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在为外企人员往来提供更多便利方面,中国不仅有序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还于2024年12月,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居留时间由原72小时和144小时均延长为240小时(10天),同时新增21个口岸为过境免签人员入出境口岸,并进一步扩大停留活动区域。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编制了《外国商务人士在华工作生活指引》(2024年版),涵盖办理住宿、通信卡、银行卡、居留许可证、工作许可证、社会保险、开通移动支付、乘坐交通工具、缴纳个人所得税等事项,供外国商务人士在华工作生活参考使用。